从诺贝尔获得者莫言,看国人胃肠现状

武汉国医堂医院

输入您的电话,专家将在1分钟内给您回电

  据法国《欧洲时报》10月11日报道,听闻莫言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后,关于莫言的新闻铺天盖地向国内袭来。其二哥管谟欣很欣慰,他认为其实无论莫言是否得奖,他的付出和努力大家都看得见,“农家孩子走到这一步不容易”。可想而知,莫言得付出多少努力才能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就。


中国首位诺贝尔获得者——莫言
  
  中国首位诺贝尔获得者——莫言
  
  在二哥管谟欣的印象中,小时候的莫言好动贪玩,但是嗜书如命。“那时候,晚上看书没有电灯,就点着油灯看书,母亲常常提醒莫言,没油了,别看了。但往往被莫言当作耳旁风。”管谟欣介绍说,“莫言那个时候就已经到了嗜书如命的程度。为了换取别人的书看,莫言就去给别人家推磨,有时候整整推一天的磨才能换来一本书。一天下来,莫言脸色煞青,但只要能捧着书回来,他都是满脸春风。”

  
  管谟欣说,在莫言18岁的时候,父亲让他到县城的胶莱河去干活,当时他自己很不情愿,他不想在最好的年纪丢掉书本成为一个靠劳力吃饭的人。但是因为当时家庭条件困难,兄弟姐妹多,早已没有钱来供他念书。直到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,无论谁提起他有多大的成就。二哥管谟欣都笑而不和,他心里清楚这些为人瞩目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孤独和辛酸。
  

  在如今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,要想成功,付出的努力必定是比常人多出几倍、几十倍甚至几百倍。我们很快会发现,20世纪60年代初,30年前米价在0.14元,现在在2.80元左右,上涨超过20倍。肉食价格,以猪肉为例从0.82元到现在的平均16元,上涨了20倍。
  

  30年以前我们有比较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,工人看病都是单位报销,不用花钱,农民有合作医疗,大病统筹等,看病也基本不用花钱。而如今我国已是亚洲乃至世界人口最多、规模最大的发展中国家。人口增多了,资源越来越匮乏。生活有保障了,可疾病却越来越猖狂了。
  
  莫言的《枯河》《生死疲劳》《蛙》。尤其是《蛙》更接近历史现实的书写,小说通过讲述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,反映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,描述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、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过程。
  

  人们往往都用“朝九晚五”来形容上班族的工作过时间,这个是比较规律的。但是在今天,人们不论是学习中还是工作中,“朝九晚五”都很难保证了。人们可能能做到“朝九”,但是“晚五”可能就比较困难了。尤其是像莫言先生这样的作家,每天忙忙碌碌。工作经常加班加点,有时候甚至通宵写作。生活作息不规律、精神紧张、工作压力过大、过度疲劳这些因素都是造成胃肠疾病的主要因素。
  

  为此,武汉国医堂医院胃肠诊疗中心进行了一次胃肠疾病的调查。中国13亿人口,肠胃病患者就有1.2亿,其中中老年人占70%以上,消化性溃疡发病率10%,慢性胃炎发病率30%,是全世界当之无愧的“胃病大国”。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结构的改变,胃肠道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。
  

  另外,2010年7月,39健康发行了“健康白皮书”,其数据表明“56.18%的网民有胃痛现象”。本次调查问卷,54.64%的网友表示有点影响;7.63%的人日常工作很受胃病困扰。
  

  说起胃病,大约有八九成的人都患过或患有此类疾病。将近百分之七十的受调者明确自己曾经或现在受过胃病困扰,百分之二十则不清楚,只有百分之十的受调者坚信自己没有患过胃病。前不久,IT界精英编辑因胃癌而英年早逝,让人惋惜之余,不得不开始深思这个问题。看来受胃病困扰的人占一半以上,一旦工作受到影响,就表明症状比较严重,应该引起重视。
  

  如果你已经出现了胃病的症状就应该及时治疗。一般来说,胃病发现越早,治疗起来效果越好。武汉国医堂医院胃肠诊疗中心胃肠专家建议,若有消化道症状并持续1个月以上,应及时到医院接受胃镜检查,这可使胃病检出率达到80%以上。对于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来说,必须做到防患于未然。


 
  
 
  很多患者出现病症时,都习惯自己给自己当医生,究其原因无外乎看病难,看病贵,药店比比皆是,药品广告满天飞,药师导购很热情......然而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。任何一种疾病都需要对症下药,不管症状大小与否,都不应该自行诊断,选择正规正确的治疗途径才是我们远离疾病的上上策。
  
  

快速预约通道